ཆོས་འབྱུང་ཟླ་བའི་སྒྲོན་མེ།

他空思想在印度的兴起

Part 3

    佛在印度如何宣讲大乘法?以后又如何发展传播?这里我们首先从般若乘说起,般若乘是佛陀于中转法轮和末转法轮中所讲之法。佛在灵鹫山和吉祥米积山等地时,为大乘中根种姓的徒众二转法轮所讲的内容,主要讲了无相以及离戏论法轮,所讲经典以广、中、略品十七部《般若经》为代表,转无量藏法轮。《解深密经疏》中说:“亦为因势所说,成为争论之根由”。佛又在印度毗舍离城(广严城),主要考虑大乘种姓之上根徒众,进行三转法轮,讲说了分别胜义、究竟诸法本性、法性光明、善逝如来藏、不退了义以及能示轮语之法轮,以《如来藏经》、《胜曼经》、《央掘魔罗经》等多部不共经典,以及《解深密经》、《楞伽经》等二十部共同经典为代表,转无量藏法轮。这次转法轮不因势因时,唯依胜义讲说,所以,不生争论。佛陀以善于解释自己思想的方法以吉祥道授教。

      这样的大乘法,如《入楞伽经》所说:“能依唯识,不观外境;能依无相,超出唯识法。能依正所缘,超出无相法;瑜伽住无相,仍不及大乘”。根据这种说法,凡是正确趋入大乘者,要充分理解一切诸法是唯心所现之相,判定没有外境,由此断定一切诸法无有实谛,即于唯识、明性、依他起性、世俗等,也要破除实执心,超脱实有说的就是唯识之理,决定了无实离戏论为本性理论的道理。由是,依附究竟本性之胜义诸相、清净法性、如来藏所缘,如果不能超出无实离戏论唯一分别的无相中观之道理,任何时候也不能觉知,究竟种界的了义大乘,成为无量功德中的独一体性。所以,末转法轮的宗旨,如《大乘密严经》所说:“日月之珠宝,具圆满正相;日月光照射,发出自功能。阿赖耶智慧,善妙如来藏;无漏具足善,变成他发出”。如日月之光照射在日月种类的宝石上,自发出宝石巨大的光芒。同样,依赖于善巧方便道的能作,除了种界如来藏、阿赖耶识以外,从一切其他处产生的无漏智诸法,这种现证法是善证佛陀的究竟密意。所以,了义大中观的法源,犹如水源雪山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