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:获得佛祖究竟密意之定密,胜赞剖析大乘经部的了义与不了义教法,开启了义大中观宗的三域学者无著论师出世,他的事迹如《文殊菩萨根本续》所讲:“比丘名无著,精通论典义;分别诸经籍,了义不了义。世间明导师,具足遍入性,由此成就明,娑罗之女友。由其密咒力,生起贤妙心。为使教常住,摄集诸经义。一百五十岁,体衰去天界。生死诸轮回,长期享受乐。圣人次第修,终得菩提果。”如经典所赞颂的圣者无著,是由本尊观世音菩萨所摄受,他是一位名叫昂楚玛的女婆罗门之子,刹帝利种姓,他基本上熟通一切共通与不共明处之经义。考虑到《般若经》的密意难以通达,为了亲见佛尊,接受了阿闍黎阿哈达在幻网坛城传授的灌顶,希望将鲜花奉献给弥勒佛。
后来,无著论师来到鸡足山,在一个洞穴中修行弥勒法十二年,亲见弥勒佛,也修得了上师传授的教法禅定。有一次弥勒佛问无著:“你想要得到什么?”无著回答道:“我愿弘传大乘教法。”弥勒佛听后说到:“你握住我的衣边吧。”于是,无著论师刚一握住弥勒佛的衣边,刹那之间就到了兜率天宫,在这里,无著论师居住的时间相当于人间五十年的一半,即二十五年的时间,他几乎闻遍大乘佛教所有的教法,并掌握了全部的经义。尤其是对弥勒佛主要钻研的末转法轮经义解释大乘经部思想所著的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、《辩法法性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现观庄严论》、《大乘经庄严论》、《慈氏五论》等经典论著,逐章逐句地研究,并获得了各种不同门类的禅定。弥勒法是从究竟佛义、不退还的了义教法而著成,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他空大中观的见修。至此,无著论师掌握了弥勒佛的全部思想,证得菩提之后返回人间,并开启了了义大中观之轨辙。
第二:无著论师的胞弟世亲论师,出生于古印度婆罗门种姓,早年,他熟读声闻部诸多经藏,不信大乘佛教。有一次,当他闻听到兄长无著论师的两位亲传弟子,宣讲大乘教法《不尽慧经》和两部《十地经》之后,心中对大乘佛教生起敬信,于是来到兄长无著论师跟前,闻习大乘教法的诸经义,领会了所学大乘教义的全部内容,并开始弘传一切大乘教法,尤其按照弥勒佛所宣讲的释迦牟尼佛末转法轮的思想,进行弘传。
从世亲论师之后,次第传承如下:
第三:恒河弥底尊者,他恢复了从很早以前泯灭的微妙而难解的大仙道,使如来经藏格言狮子之巨声重新响起。
第四:阿哇达底巴大德,即噶哇扎巴贝,他曾亲见弥勒佛,彻底舍弃二取(能去所取或者常见断见)错误之垢而禁戒行。
第五:窘乃喜哇,他是迦湿弥罗人,是一位到达了义胜乘经义大海彼岸的成就者,以吉祥梵行为严饰的大比丘,明见甚深本性义。
第六:瑜伽自在婆罗门萨杂杂纳,他是中印度第一大柱婆罗门仁青多杰(宝金刚)的后裔,曾受本尊加持,通达无数教语。
以上诸位大德,善持佛陀末转法轮时所说密意,即胜义中观之教法成规,使之在圣地印度弘传。在萨杂杂纳之后,他空思想开始在雪域西藏传播。
第七:悉译师噶哇多杰(喜金刚),他亲见吉祥胜乐本尊,成为许多智者的顶髻宝饰。他在雪域西藏第一个发出他空中观见的巨声,在迦湿弥罗无喻城证得金刚身。
第八:戒行精严的大德智迈喜饶,他出生于赞氏族姓,精通弥勒教典,觉知了义中观善道。
第九:堆巴•达玛尊追(胜精进),他精通甚深学处与多种续部经典,获得弥勒佛的摄受。
第十:笃巴年•益希窘乃(慧源),他精通教法心要。
第十一:江顿两兄弟,即绛曲嘉(觉护)和宣努绛曲(童觉),他们俩共同重视传播弥勒佛和无著论师的思想,并视为一体,加以弘扬。
第十二:觉顿巴•曼朗楚臣(誓戒),他曾亲见金刚手菩萨显现,并能役使护法神。
第十三:热贝饶哲(智剑),他曾受不动怙主加持,证悟经论教义。
第十四:结顿巴,他以听闻讲说弘传胜义谛之心要而著名。
从第十五代开始到更钦觉囊哇(笃布巴•喜饶坚参)之间,传承不断,其中不仅是一种传承,而是以其他多种方式,在印度和雪域西藏弘传般若因乘和甚深了义法,对此有很多说法,有诗为赞:
如来了义密意莲花林,
随转季节暂时闭而合;
弥勒佛语如太阳光芒,
使得具缘的莲花开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