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hor: JonangEditor

皈依

Part 10      如果你将上师及善知识,看成是凡夫人就得到凡夫的加持;看成是罗汉就得到罗汉的加持;看成菩萨就得到菩萨的加持;看成佛就得到佛的加持。这里说明的不是你非得要相信佛法僧,而是你自由信仰佛法之后应当学习的事实,尤其是修密法者这一点非常重要。 2、善知识之言看作法宝不违半句  前提是必须确定是善知识才可以听从,不然就会非常容易混乱。 3、将善知识的眷属及自己的金刚学友看作真僧宝以身口意三门恭敬       金刚道友和师兄弟之间必须和睦相处,否则就犯戒律,戒律不清净,从何而谈佛法的根本呢? 因为,命难只失去此身生命,但是,舍弃三宝会失去累生累世所积累的福报,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缘份恭敬三宝了?

皈依

Part 9  或者皈依佛以后任何地方看到佛像、甚至将佛像的碎片都看成真正的佛一样地恭敬,发现在不干净之处,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用恭敬的心态拿来顶在自己头顶,放在高处或干净的地方。 或者皈依法以后所有佛教的经典论典,连佛经的一个字也看成真正的法一样地恭敬,发现佛法或佛法的经论字句处于不净之地,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以恭敬的心态拿在手中顶在头顶,放在高处或干净之地. 或者皈依僧以后恭敬所有僧众,连袈裟的一方块或一小片也看成真正的僧众一样生起恭敬之心,发现处于不恭敬之处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发起恭敬心,恭敬顶礼,将袈裟碎片等拿在手中顶在头顶之后能够放在高处或清静之处。  因为很多论典中有同一教导:“不仅是恭敬真三宝,而且,连佛像的碎片,经书的一个字,僧衣的一片红黄色的布条依也

皈 依

Part 8 皈依佛,不能再皈依世间鬼神如山神、地方神、土地、龙王、灶神、财神、玉皇大帝等。因为他们也没有脱离轮回,只要没有脱离轮回就没有能力让我们脱离轮回苦海,所以,不能作为真正的皈依对境。不然,好比两个不会游泳的凡夫人,同时落到了特别大的大海之中,这时候这两人的生命都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地步,快要将生命结束之时,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:“你放心吧,我不会让你死在这个大海之中,马上就会让你出去。”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能力救活他的朋友,因为两人还不知道谁先死去。同样世间的神仙和土地神等都不能作为皈依的对境,因为,他们和我们一样还在轮回当中受苦。       很多人认为,所谓众生就是所有的人,其实不然,众生里面包括,天人、阿修罗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等六道的众生。也有人认为,不危害

皈 依

Part 7        无论怎样你每天的功课做完之后,即将下座时停止磕拜,坐在自己的原座上,两手合掌,身心调整,并念诵祈请加持文如下:       面向上师和三宝等皈依境,向所有上师三宝祈请,祈请什么呢?祈请给我和众生赐予无上正等正觉的加持,让我和众生快速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。       如此祈祷念三遍之后,立即将上师三宝及所有的皈依境化为光明融入到我和众生的头顶,顺序灌满我和众生的全身,和上师三宝无二无别。        这样观想有什么样的作用呢?作用很多,可以时时刻刻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,以及将快速得到上师三宝果位的缘起。如果和

皈依

 Part 6       这样观想皈依境后真正执行皈依时,自己坐在无量宫殿的东门莲花即月轮座上,自己的右边观想现世之母,左为父,前为护法即土地神等,背后为自己所损的能害仇魔,为主的普遍虚空的一切有情圣众,一无所余;或者自己的前面观想怨亲债主,后面观想所有一切众生。自己的身口意诚信地请求加持,而礼拜,同时生起恐惧轮回痛苦,从而生起拔除受苦众生痛苦之悲心,以极其恭敬、诚信、感动之心情而行皈依。尤其是对一切众生要发起大悲之心,此等救度轮回之苦,更应特别明显观想而念诵如下: 等虚空一切有情从今日起直至未得菩提精要之宝藏间       虚空无边,众生也无边和虚空相等的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一起从今天起,一直到得到菩提精要或成佛之间。 皈依法主吉祥上师圣众

皈 依

Part 5           真正实修皈依法时,于清净处安适座上,调整身要(两足跏趺,两手定印。身正直、两目视鼻尖或皈依境)合乎通规即可。观想自己之所处,皆成为清净大刹土,如极乐世界一样,宽广无限之中,有各种珍宝所做成的宫殿,无量宫极为宽广,不可计量。宫殿中央观想一个庞大的如意宝树,此如意宝树的树枝遍于四方上空,枝叶及花果繁茂。如意宝树叶间有各种珠宝的单垂和双垂缨络、铃、拂等装饰被风摇动发出美妙之声音,树顶端有八大(东南西北各有两只狮子)狮子所抬各种珍宝所做成的如意宝座,如意宝座上有各种颜色之莲花宝座,之上还有日轮、月轮等重叠为垫,颇为高广。垫上坐着有根本上师金刚持,其身边有传承祖师,即香巴拉七法王、二十五具种王,十一转轮王、喇嘛都夏巴钦

皈依

Part 4 皈依的修法(一)         皈依的修法,其法修之前应当知道“三宝”的功德而修有更良好的效果,这对任何一种严肃的信仰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。无论交朋友、拜师或投靠什么人,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情况,绝不能轻率从事,以免交错朋友,投错师门。所以无论信仰什么,皈依什么,都要首先了解清楚所皈依对象的情况,可信则信,不可信则放弃,决不能马虎。 佛的三密功德 身功德、言功德、意功德.       因此我们首先了解“三宝”的殊胜功德。从佛的三密功德来讲,有身功德——佛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的功德和变通无碍,和虚空一样无处不在,而且可以化现各种各样的动物、物体、食品,和各种形象,这就是身不可思议的功

皈依

Part 3  卓格永丹嘉措   著 一、皈依的目的       皈依的目的,不能为仅仅得到世间圆满,也不能为了自己得到解脱,必须要为利一切众生脱离所有痛苦而皈依三宝,为度脱轮回苦海中的芸芸众生而成佛。这是大乘修行者皈依的目的,这点极为重要。      根据皈依的目的也可以分为三类: 1、与下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不堕三恶道(畜生道,饿鬼道,地狱道)。获得人道或天道的幸福而皈依; 2、与中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摆脱轮回之苦,借助“三宝”的力量而皈依; 3、与上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拯救一切众生脱离苦海,依靠“三宝”的力量而皈依。       从皈依的对境,又

皈 依

Part 2 卓格永丹嘉措   著“佛”这个名称的含义是“醒悟者”或者“觉悟者”,即从虚妄颠倒意识的梦中觉醒,完全彻底地悟出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者。作为佛的定义还需要补充这样一句话:也是消除二障,证悟圆满,“无我、无私,以无比慈爱怜悯心和大智慧,利乐众生为己任者为佛”。圆满的觉悟者一一佛。   “法”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陀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(灭、道二篩)。经典学说之类的文字性佛法是施教佛法,度化众生的主要工具。佛法的内容分特殊戒、定、慧三学。具有不可思议、无二、无念的灭篩;和清净、光明、对治的道篩就是―一法宝。也可以说:具有灭道二篩的八种德性者为法宝。 “法”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陀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。       “僧”是进入解脱圣道的

皈依

卓格永丹嘉措   著 皈依是时轮金刚六支瑜伽七前行或加行中的第一个。有人肯定会问哪七加行呢?在这里分共同五加行和不共同的二加行。         共同五加行分别为: 1、佛法的总根本为皈依法, 2、大乘根本为发菩提心, 3、清净罪障修百字明(修金刚萨法), 4、培积资粮为供曼扎, 5、加持根本为上师瑜伽。      不共同的二个加行为:     生起次第的加行修俱生时轮金刚修法,圆满次第的加行修三远离。皈依是入佛教之门。皈依是共同前行或五加行当中的第一部,也是修法者不可缺少的基石,也是所有功德的源泉,也是护持戒定慧三学的铠甲。       没有修好皈依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