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 律紀

觉囊派在多康多麦地区的传播发展

Part 49 根据这种说法,这一世,他是出生在卫藏地区本波徐仓仁辛巴的化身,在来康区途中死在吉雪扎噶尔这个地方,如前多罗那他的事迹中所述。 第三世:曲杰洛卡哇•扎巴俄色,生于西藏洛扎地区,迎请到壤塘寺后,成为曲杰仁钦的弟子,实践修行时轮六支瑜伽,念诵经典,证悟广大。他修缮了失毁的寺庙,建立大佛塔。根据“惩治教敌,利益佛法众生”之预言,以威力消灭教敌,利教利民。但是和格尔底桑比试法力的人是否就是他还有些疑问,也可能是发生在他前世时的事。 第四世:曲杰郭嘉嘉哇•伦珠扎巴,通过修炼甚深密法,获得巨大威力,是一位利益教法众生之人。在这两辈住持寺院期间,克珠洛追南杰和阿旺南杰两人前后从后藏来到壤塘寺,广做利教利民之事。关于他们俩人的事迹后面会介绍。    第五世:艾敦丹

皈依

 Part 14 很多人最开始的时候不会容易理解,但是,事实证明就是这样。我们大多数人希望世上不要有那么多乞丐;也不要有那么多还俗、破戒和犯戒的人;更希望所有的人精进修炼,不要有那么多懒惰的人等等美好的希望。可是事实上相反,乞丐很多,破戒犯戒的人更多,懒惰的人也是一样多。所以,菩萨的六度之行就是这么伟大,它可以让你达到这个愿望。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富裕了,也没有犯戒的人了,更没有懒惰之人,那时候还皈依会有人行六度万行吗? 还有很多人有疑问或自己已经都供养世间的神等,并不了解天神为什么不能作为皈依的对境? 皈依佛之后,不能顶礼所谓轮回中的世间天神,即不应将那些自己尚未摆脱轮回痛苦的外道天尊,如自在天、遍入天等以及地方神、土地神等世间大力鬼神作为后世的皈依处,并进行顶礼供养

皈依

Part 13  从前,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直呼尊者的名子:“觉沃给我加持加持。”尊者说:“坏弟子,恭敬一点吧!”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可能开启皈依之门,因此信心是必不可少的。       因此,平时我们也要养成好的习惯,不直接称呼上师的名字,或者在叫名字时加一些尊称,如仁波切、如意宝上师等,这样的尊称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。       我们经常呼唤上师的名号来祈请上师三宝,这也是在藏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听到的一种声音。说到这儿有人也会问,那到底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皈依三宝?有一颗虔诚的心就够了吗?   皈依的心态或发心也大概分几大类型,这也应当了解。 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可能开启皈依

皈依

Part 11 进入佛门 皈依三宝以后才算是进入佛教的门,因为,佛教对一切有情众生平等,无论你是否信仰佛教,一切平等对待,不能起分别之念。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曾教诲:“众生欢喜,我也欢喜。”所以,让众生欢喜也可以说是让佛陀欢喜,使佛陀欢喜功德无量。  如果我们建立几栋很高的楼群,必须打好地基,不然会倒塌,修行也是一样,想一生精进修行,走向菩提之路的人们,必须先皈依佛门,持好清净的皈依戒律,这是我们将来修行各种法门的地基。若皈依的地基不牢固,将来有可能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时,信心出现裂痕。  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,它能消除我们往昔所造的罪业。看似非常轻松,但是必须是真心皈依的,有了真心的皈依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,如果我们真正具备了真心的皈依条件,皈依

皈依

Part 9  或者皈依佛以后任何地方看到佛像、甚至将佛像的碎片都看成真正的佛一样地恭敬,发现在不干净之处,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用恭敬的心态拿来顶在自己头顶,放在高处或干净的地方。 或者皈依法以后所有佛教的经典论典,连佛经的一个字也看成真正的法一样地恭敬,发现佛法或佛法的经论字句处于不净之地,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以恭敬的心态拿在手中顶在头顶,放在高处或干净之地. 或者皈依僧以后恭敬所有僧众,连袈裟的一方块或一小片也看成真正的僧众一样生起恭敬之心,发现处于不恭敬之处或脚踩踏的地方时,发起恭敬心,恭敬顶礼,将袈裟碎片等拿在手中顶在头顶之后能够放在高处或清静之处。  因为很多论典中有同一教导:“不仅是恭敬真三宝,而且,连佛像的碎片,经书的一个字,僧衣的一片红黄色的布条依也

皈 依

Part 8 皈依佛,不能再皈依世间鬼神如山神、地方神、土地、龙王、灶神、财神、玉皇大帝等。因为他们也没有脱离轮回,只要没有脱离轮回就没有能力让我们脱离轮回苦海,所以,不能作为真正的皈依对境。不然,好比两个不会游泳的凡夫人,同时落到了特别大的大海之中,这时候这两人的生命都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地步,快要将生命结束之时,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:“你放心吧,我不会让你死在这个大海之中,马上就会让你出去。”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能力救活他的朋友,因为两人还不知道谁先死去。同样世间的神仙和土地神等都不能作为皈依的对境,因为,他们和我们一样还在轮回当中受苦。       很多人认为,所谓众生就是所有的人,其实不然,众生里面包括,天人、阿修罗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等六道的众生。也有人认为,不危害

皈依

 Part 6       这样观想皈依境后真正执行皈依时,自己坐在无量宫殿的东门莲花即月轮座上,自己的右边观想现世之母,左为父,前为护法即土地神等,背后为自己所损的能害仇魔,为主的普遍虚空的一切有情圣众,一无所余;或者自己的前面观想怨亲债主,后面观想所有一切众生。自己的身口意诚信地请求加持,而礼拜,同时生起恐惧轮回痛苦,从而生起拔除受苦众生痛苦之悲心,以极其恭敬、诚信、感动之心情而行皈依。尤其是对一切众生要发起大悲之心,此等救度轮回之苦,更应特别明显观想而念诵如下: 等虚空一切有情从今日起直至未得菩提精要之宝藏间       虚空无边,众生也无边和虚空相等的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一起从今天起,一直到得到菩提精要或成佛之间。 皈依法主吉祥上师圣众

皈 依

Part 5           真正实修皈依法时,于清净处安适座上,调整身要(两足跏趺,两手定印。身正直、两目视鼻尖或皈依境)合乎通规即可。观想自己之所处,皆成为清净大刹土,如极乐世界一样,宽广无限之中,有各种珍宝所做成的宫殿,无量宫极为宽广,不可计量。宫殿中央观想一个庞大的如意宝树,此如意宝树的树枝遍于四方上空,枝叶及花果繁茂。如意宝树叶间有各种珠宝的单垂和双垂缨络、铃、拂等装饰被风摇动发出美妙之声音,树顶端有八大(东南西北各有两只狮子)狮子所抬各种珍宝所做成的如意宝座,如意宝座上有各种颜色之莲花宝座,之上还有日轮、月轮等重叠为垫,颇为高广。垫上坐着有根本上师金刚持,其身边有传承祖师,即香巴拉七法王、二十五具种王,十一转轮王、喇嘛都夏巴钦

皈依

Part 4 皈依的修法(一)         皈依的修法,其法修之前应当知道“三宝”的功德而修有更良好的效果,这对任何一种严肃的信仰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。无论交朋友、拜师或投靠什么人,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情况,绝不能轻率从事,以免交错朋友,投错师门。所以无论信仰什么,皈依什么,都要首先了解清楚所皈依对象的情况,可信则信,不可信则放弃,决不能马虎。 佛的三密功德 身功德、言功德、意功德.       因此我们首先了解“三宝”的殊胜功德。从佛的三密功德来讲,有身功德——佛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的功德和变通无碍,和虚空一样无处不在,而且可以化现各种各样的动物、物体、食品,和各种形象,这就是身不可思议的功

皈依

Part 3  卓格永丹嘉措   著 一、皈依的目的       皈依的目的,不能为仅仅得到世间圆满,也不能为了自己得到解脱,必须要为利一切众生脱离所有痛苦而皈依三宝,为度脱轮回苦海中的芸芸众生而成佛。这是大乘修行者皈依的目的,这点极为重要。      根据皈依的目的也可以分为三类: 1、与下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不堕三恶道(畜生道,饿鬼道,地狱道)。获得人道或天道的幸福而皈依; 2、与中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摆脱轮回之苦,借助“三宝”的力量而皈依; 3、与上士道相应的皈依,即:为了拯救一切众生脱离苦海,依靠“三宝”的力量而皈依。       从皈依的对境,又